党建强村聚民心 村美民富展新颜——记羊角街道艳山红村党支部书记钱代彬
您的位置:武隆网 > 武隆新闻 > 正文   |   2024-07-01   阅读量:

本网记者 代君君

开栏语: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奉献砥砺初心,他们用实干担起使命,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使命和坚守。值此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之际,区融媒体中心全媒体平台开设“党旗飘扬”栏目,通过深入挖掘、宣传和报道全区优秀党员典型事迹,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奋进的姿态推动武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党员的身份,对于每一名党员来说,都是光荣而神圣的。在羊角街道艳山红村党支部书记钱代彬看来,党员就当以敬业奉献、敢于担当、永葆先进为追求,在工作岗位上用实际行动兑现入党誓言。

自1980年9月参加工作以来,钱代彬不畏艰难,凭着过硬的政治素养和优秀的业务能力,赢得了组织和村民们的一致认可。

党支部书记是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更是党支部的“领头雁”。身为一名党支部书记,钱代彬紧紧围绕村务中心工作,以落实党的建设为主线,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党建工作的方法途径,把党支部建设成为能打硬仗的战斗堡垒。

党建引领改革先行

做服务基层的追梦人

“村里大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讲习,宣传法律法规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二十大精神、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习近平总书记到重庆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等内容。”钱代彬告诉记者,昔日的艳山红村交通封闭,村民思想落后,如何把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让村民们知晓,成了他这个支书义不容辞的责任。

自2018年以来,艳山红村共组织开展宣讲活动100余场次,让“讲”成为艳山红村一道靓丽的风景,村民思想文化素质持续提升,党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增强。

“全村人的思维方式改变了,我们党总支在创新管理模式中自然不能松懈。”钱代彬向记者介绍道,村里实行小组监督制,村“两委”拟办实事、过程和结果均向群众公示公开。全村划分为4个网格党支部、8个党小组,实行党员“驾照式”管理,对班子成员、村民小组长、村民理事会分别实行“三级考评”,推行村民自治“红九条”,凡违反“红九条”者,一律纳入“黑名单”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考察管理,通过“党总支部管全村、党员管村民”,进一步推进从严治党,夯实了发展根基。

不仅如此,该村以“三变”改革为抓手,将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离,打破农户土地界限(建好农户账上土地面积清单),把撂荒地经营权统一收回,依托项目成片改土,修埂子、沟渠、机耕道等,将改良的成片土地租赁给大户或专业合作社统一经营,农户按账上面积分红。同时,倾力调优产业结构,发挥自然资源、存量资产和人力资本优势,大力发展山地特色效益农业。注册“五里滩纤夫”“人字崖”“乌江纤夫”等商标,拓展直销、经纪人、电商、网络直播等平台,统一包装销售土特产品,使农产品变成商品。并吸引农户到公司、专业合作社就业,让群众土地有租金、务工有薪金、分红有股金。

在壮大集体经济方面,该村还推行“村社一体、合股联营”模式,与成都康乐汇合股组建安卓农业有限公司,新建现代化苕粉加工厂,做优做强“武隆苕粉”品牌,每年为村集体固定分红80万元,让村民实现就近就地务工和入股分红。

心系百姓以身作则

做服务群众的贴心人

“李叔叔,又该剃头了哦,等下剃完头,我们再一起把院坝收拾下,打扫干净了,住起也开心嘛。”一大早,钱代彬便领着理发师来到62岁李大爷的家中,张罗着为他理发的事宜。

近年来,在支部书记钱代彬的带领下,艳山红村村支两委积极组织党员先锋队和志愿者服务队定期开展公益活动,自2018年6月组建以来,义务给村里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月开展洗头剪头1次,每月开展爱护环境卫生宣传并清理公路边垃圾杂草、边沟塌方泥土碎石2次,每季度入户看望慰问留守老人、老党员干部1次,在全村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示范引领带头作用。

同时,该村还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开展最美农村公路建设,美化、亮化公路15余公里,栽种鲜花8万株,美化加固公路边沟,保证路面干净卫生。在全村大力开展庭院美化行动,每月定期进行“整洁庭院”评比,自活动开展以来先后有2户被评为重庆市“最美庭院”,对最清洁户给予奖励,不清洁户进行通报批评并纳入黑名单进行管理。

不仅如此,该村还积极增强发展合力,针对艳山红村的自然条件,深挖沉睡资源,以纤夫文化、劳模文化、家风家训为文化内涵,着力打造乡村旅游,与扶贫工作队协同攻坚。

“首次流转土地100多亩,引进第一个花卉产业落户院子组,村民破天荒地有了土地租金,村民务工有了薪金。”作为支部书记的钱代彬也积极深入群众中去,挨家挨户作思想工作,召开户长会,宣传扶贫政策,讲述发展前景。村民们在积极响应的同时,也成立了全村首个专业合作社。为了鼓励村民集资入股,钱代彬自己垫资3万元作为入股风险保证金,不到一周时间,集资入股超30万元,村里将这批资金用于发展花卉基地、建设屋基坪泉水鱼养殖园,种鸽养殖场,土酒酿造窖藏,生态榨油扶贫车间等产业。

身先士卒不顾危险

做基层群众的守护人

“眼看这雨越下越大,真是担心屋基坪水库的承载能力,焦死个人哦。”2018年6月2日上午下起倾盆大雨,屋基坪水库随时有翻堤溃坝的风险,威胁到水库下面院子组几百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眼看事态紧急,钱代彬第一时间通知社长将村民转移到安全地带,并安排好守库报警人员后,只身步行前往一公里外最危险的几户村民家中,现场督促村民火速撤离,以迅速的响应避免了灾难的发生。

这只是钱代彬心系村民生命安全的一个缩影。

2019年4月3日,钱代彬在前往团山子组开展脱贫临界户排查时,当摩托车行至距贫困户家150米的弯道处,因下雨道路湿滑不慎从摩托车上摔倒,导致右手臂粉碎性骨折。后经医院诊断,右肩关节脱位,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医生在他骨折处上了钢板,拧了11颗钢丝,伤口有15公分,缝了14针。

面对突如其来的病患,钱代彬心里却始终想着村里未完成的脱贫排查。在住院8天后,钱代彬不顾医生的阻拦强烈要求出院,挂着绷带毅然回到脱贫攻坚第一线,同事们都劝他要好好养伤,他却说:“我右手不方便,左手是好的,能做一些小事情,也替你们减轻一些工作压力”。

钱代彬的坚持与付出,村民们看在眼里也记在心里。随后的日子里,在卫生整治和项目实施现场、办公室、农户院坝,总有他挂着白色绑带的身影,作为党总支书记的钱代彬,不能闲,也不敢闲。

几十年来,钱代彬艰苦朴实、严于律己,用爱心、信心和诚心充分展示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基层事业的无限忠诚和执着追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优秀党务工作者的服务理念。其先后荣获2019年武隆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的“最美扶贫人”称号;2021年市委授予“重庆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2022年国家民政部评为“全国优秀城乡社区工作者”。所在村2019年度被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部门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2020年被重庆市农业农村委评为“重庆市乡村振兴示范村”;2021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重庆市脱贫攻坚先进集体”;2022年被重庆市委市政府评为“重庆市文明村镇”等荣誉。

在荣誉面前,钱代彬只是淡淡地说:“我需要努力的地方还很多,这些荣誉是一份责任,一次激励,让我在未来的路走得更宽、更广,更加坚定踏实。”

[打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