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尚荆竹
您的位置:武隆网 > 文化 > 正文   |   2023-10-16   阅读量:

◇陈庆发

站在高高的乌江悬崖边,放眼望去,悠悠白云伴着柔柔的风,从白马山飘向巍巍仙女山;俯瞰山脚下,清清乌江河水沿着绵延群山,流向天际远方的长江大海。

在这美丽的两山一水间,我的家乡重庆武隆仙山女荆竹村就坐落其间。在这片生我养我的山水间,我亲眼见证了家乡沐浴着党的春风雨露,从“穷乡僻壤”到“云尚荆竹”的美丽嬗变。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家乡的这些自然生态山水并没有给大家带来财富。相反因地理条件制约,被称为“鸟都不生蛋”的“穷旮旯”,成为一个典型守着“金山银山”过穷日子的村落。

是的,家乡特殊的自然环境,制约了乡亲们的生产生活,让乡亲们吃了不少苦头,但这并没有阻挡家乡人前行的脚步。勤劳果敢的乡亲们在党的引领下,撸起袖子在大山里进行着不屈的抗争。

曾为温饱苦愁了半辈子的乡亲们,1978年随着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命名的中国农村土地改革迅速蔓延全国,这让过怕了穷苦日子的农民看到了大地的希望。就在第二年秋收结束后,当时的生产大队采用抓阄的办法分了牲口、农具和责任田。有了属于自己经营的土地,乡亲们起早贪黑的辛勤耕耘在自己的土地上,就连那些荒边荒地都种上粮菜果。这一土地改革的到来,如同一场春雨,不仅成为促进农业增长的黄金时期,而且在很短的时间内解决了农民吃饭问题。从此告别了“糠菜半年粮”的历史,让乡亲们过上了“卖物换盐,杀猪过年”的小农日子。

肚子能吃饱饭,人们就开始追求光明。1985年家乡人咬紧牙关,捏紧裤腰带,众筹集资,从乌江边拉了一条进村的电线,让“电光”照亮大山。最初用电的那些日子,虽然电灯比“煤油灯”强了许多,但电压极不稳定,一有风吹草动,那电灯就忽闪忽闪的,有时连电视机都带动不起,尤其是遇上雷电和冰雪天气,常常一停就是三五天才能再见光明。

解决了温饱,用上了电,穷怕了的老乡们总想手里殷实点。1986年当地政府引入烤烟产业进行推广种植,家乡人克服没有公路、没有技术、没有资金的困难,拿出靠人力背运肥料、煤炭的苦干精神,掀起一场脱贫产业风暴的“绿色革命”。各级党政领导和企业技术人员更是三天两头入农家、踏农田、进烤房,手把手的指导生产技术,与乡亲们一起干、一起吃、一起住,甘愿为乡亲们脱贫致富这个目标而奔忙,政企人员为民脱贫致富的“初心”在烟田绽放光彩,家乡这片贫瘠的土地由此淌出一条“金色”的致富路。

饱尝出行难的乡亲们,公路对他们来说,是命运的改变和经济的腾飞的机遇。随着这场产业脱贫致富风暴在我家乡的迅猛推进,第二年乡政府为解决乡亲们生产物资运输难的问题,采取“政企共建”的办法,由村民利用冬闲时节投工投劳,逐段修通进村公路。修路那些年,虽我还在读书,但也是其中建设者之一,所以劳动场景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当时全村的男女老少天不亮就赶到工地修路,为赶工期进度,有的带上做好的饭菜,饿了就在工地上生火加热吃;有的带上几个红苕或包谷粑,饿了就啃几口,填填肚、充充饥,一直干到天黑才回家。经过5年的开山挖路,苦干实干的乡亲们,硬是靠人工锄挖手抠,终于让家门前那条“羊肠小道”变成了“泥石公路”。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党和国家对农村改革实现由“取”向“予”的重大转变,不但免去上交数千年的“皇粮国税”,种地植林、购农机家电还给补贴,而且还投资给家乡改公路、建水池,改农网、办医疗等等。尤其是在这场脱贫攻坚大决战中,通过当地政府和帮扶队的帮扶引导,全体村民围绕市场转观念、调结构抓增收,发展起符合自身实际的种养产业,如期摘掉“脱贫摘帽”的标签。

瞧,这些年乡亲们的耕作由“黄牛”变“铁牛”;住房由“土墙房”变“小洋房”;入户路由“泥巴路”变“不湿脚”;吃水由“扁担挑”变“管网放”;支付从“手工结算”变成“电子结算”;产业由“烤烟一业”变“农旅融合”……那“清凉一夏”的仙女风,就让许多村民获得十分“风厚”的“凉经济”。2019年荆竹村被文化旅游部评为武隆唯一的一个“全国乡村旅游示范村”。2020年底仙女山旅游机场建成通航,从此出行由汽车“穿越”变飞机“飞阅”。2022年荆竹村入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全国仅有的4个乡村获此殊荣。这一样又一样的欣喜嬗变,让乡亲们倍感伟大共产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带给老百姓十足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成就感。

漫步村子里,公路边悬挂着的“归原问舍,云尚荆竹”宣传语,在蓝天白云下显得格外耀眼。这不仅是我家乡“农旅融合”的宣传广告语,更是家乡人“乐享小康”的幸福词汇表达。

[打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