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大会召开
您的位置:武隆网 > 时政新闻 > 正文   |   2023-09-08   阅读量:

本网讯 (记者 陈娜霖 王鑫)9月5日,全区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大会在区人民大礼堂二楼会议厅召开。区委书记何庆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贯彻市委六届二次、三次全会精神以及全市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大会部署,认真落实区委十五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全面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强区首位战略,积极助推全市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打造西部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奋力以创新制胜、人才引领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贡献武隆力量。

区委副书记、区长左军主持会议,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国权,区政协主席王频,区委副书记毛大春,区领导刘高永、何正清、刘芳敏、周光、张志强、黎岑伟等参加会议。

会上,区科技局、区委组织部、武隆区高山蔬菜研究所等部门和企业负责人以及优秀科技人才代表聚焦会议主题,结合各自工作领域作交流发言。

何庆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战略擘画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为我们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区上下要深刻认识到,推动科技创新和做好人才工作是把握历史机遇、赢得发展先机、掌握自身主动的长远之策,是加快推动“一地一区”建设、以国际化为引领的武隆旅游“三次创业”、“十件大事”等重点工作落地落实的关键变量。何庆充分肯定近年来我区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取得的成绩,指出了存在的短板和差距,并结合武隆实际提出了未来五年全区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基本思路。

何庆强调,要以战略目标驱动创新制胜、人才引领和塑造变革协同发力,积极探索融入全市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最佳路径,围绕构建农产品加工、旅游装备、数智文旅为主导的绿色产业体系,层层放大创新特色优势,加快重塑创新组织体系,健全完善创新体制机制,持续优化创新生态系统,着力构建“战略目标+重点领域+重大平台+支撑产业+高端人才+创新生态”整体构架,全面建设创新体系,全面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和人才支撑能力。

何庆要求,要积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结合市委部署要求,积极构建“310”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提升重点产业科技引领和支撑能力,切实筑牢全区科创体系的“四梁八柱”。要聚力打造“文旅青创城”孵化平台、用好用活现有创新平台、积极招引多层次创新平台,着力提升创新平台质效。要大力孵化科技型企业、强力引育高新技术企业、着力壮大创新型领军企业,进一步做强企业创新主体。要在着力引育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上下足功夫,通过加快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强人才自主培育力度、大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动力,全面提升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要聚焦赋能旅游“三次创业”、赋能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赋能“一主两辅多元”农业特色产业、赋能推进“数字科创”建设、赋能打造惠民有感创新场景, (转二版)  (接一版)着力推动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要着力扩大创新开放合作,深入推进区域协同创新,推动与乐山、济南、涪陵、南川等地平台共建、人才共用、成果共享,促进科创优势互补;要深入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充分发挥绿色发展实践论坛、世界蜂疗大会等平台效应,争取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在武落地,促进更多国际学术论坛、科技交流大会等在武举办,让更多科技创新成果在武隆汇集汇聚。要持续深化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拓宽与四川大学、重庆大学、重庆文理学院等知名高校合作深度广度,着力构建“高校+研究院+企业+产业集群”的创新生态链条。要做好科技创新和人才服务保障工作、推动数智赋能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畅通科创成果落地转化渠道,着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

何庆要求,要全面加强党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的领导,强化领导责任,完善党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要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和会商沟通机制,加强全区科技创新和人才资源的统筹整合,实现高效配置。要持续优化考核评价机制,引导督促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项目化、事项化、清单化推进落实,力争交出“创新高分报表”。要强化政策保障,提高政策配套性,完善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政策体系,健全区级财政在科技、人才方面的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要突出提升社会研发投入,完善企业扩大创新投入的激励机制,健全科研院所研发投入增长机制,强化科技创新用地支持,放大全社会共同投入优势和要素保障支撑。要强化氛围营造,加强舆论引导,注重典型示范引领作用。要加强科学普及和创新文化建设,提质建设科普示范基地,推进科普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全面提升公民科学素质。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塑造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和保障机制,持续营造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努力推动形成人人崇尚创新、人人希望创新、人人皆可创新的良好局面。

各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有关部门、单位、企业主要负责人,科研院所、企业代表及科技人才代表参会。

[打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