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接力守护 只为青山苍翠——记区国有白马山林场护林员刘春涛
您的位置:武隆网 > 武隆新闻 > 正文   |   2023-03-27   阅读量:

本网记者 张再行

初春时节,区国有白马山林场,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过后,薄雾环绕在山头。山路湿滑,护林员刘春涛和同事们又一次踏上了巡护之路。

今年50岁的刘春涛是白马山林场的一名护林员,1992年被聘用到白马山林场工作,看管白马山16.8万亩山林,与林为伴,以山为家,在这片深山中,刘春涛已坚守了30年。

30年,未曾回家过一次年

1992年,深知父母工作的林场地势偏僻、交通不便、通讯不畅、信息闭塞,凭着对大山的崇敬和热爱之情,刘春涛毅然决然从父母手中接过护林员的“交接棒”,回到了生养他的白马山林场,穿上护林装,当起了这片林场的护林员。这一干就是30年。

“不怕你笑话,快50岁了,我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重庆主城。”30年的护林岁月里,刘春涛走过最多的路是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的林场山路,他人生的大部分时间也都奉献给了这片林场。

在很多人眼里,白马山长达三个多月的绵长冬雪期,不仅能给整个白马山带来一片宁静,也给林场的安全工作带来一份“轻松”和“安宁”。殊不知自然的风险减少,人为因素又成为“捆住”刘春涛的“绳索”。

“每到年底,山里在外的年轻人都陆续回家过年,免不了祭祀先祖,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也正因为如此,每年春节,我都要留在山上,进行一场年底防火宣传,而这也意味着,不能回家与妻儿团聚。“记得有一年春节,儿子第一次带女朋友回来,本该回家和他们一起过除夕,但过年期间是护林关键期,这里条件艰苦,又不想让他们上山陪我,只能一个人呆在山上了。”

从18岁到50岁,刘春涛没有在家团过一次年。被问及工作辛苦与否,这位满头皱纹的护林员笑着说“一点也不苦,都习惯了”,问及除夕夜里心里是否也念着家里的团圆场景,这位朴实的汉子微微抬起头说到“还是会想家”。

30年,未发生一起破坏森林资源现象

初春时节,站在海拔1800米的白马山黄柏淌防火瞭望塔上,极目四望,绿意蓬勃,林海莽莽。

白马山国有林场,位于我区中南部,南与贵州省道真县毗邻,西与南川区接壤。这里岗峦起伏,山势险要,一片片山覆着一片片林,里面藏有多种珍贵动植物。

刘春涛的工作,便是守护好这里的绿树鸟鸣。

一把柴刀、一壶水、一个望远镜、一份干粮、一条毛巾,这是刘春涛每次进山巡护的标配。30年来,他都是这个习惯,只要不下大雨、暴雨,他都和同事们雷打不动地进山巡护。“这些年进山巡护,鞋被磨破多少双我都记不清了。”

“同志,进山不带火,入林不吸烟。”近日,刚完成巡山任务回到防火检查站,看到山路中有人想要吸烟,刘春涛边喊边小跑着追了过去。讲政策、做登记、收打火机……经劝说,这位村民扭头下了山。

“目前已进入森林防火期,发生一点意外,后果不堪设想。”每年一进入春秋两季防火期,刘春涛几乎没有休息日,24小时守在在重要卡口,丝毫不敢懈怠。“只要林子安全,少休息一会儿没事。”

30年来,刘春涛走遍了管护区的山山水水、沟沟岔岔,管护的林区属于哪个林班,有多少小班、有什么树种、有多大面积、林龄分布情况如何,哪个山林地块属于火灾火险易发地,哪个地方干燥潮湿,他都如数家珍。

从1958年白马山林场建立以来,65年时间里,祖孙三代一起守护责任区内实现了零火灾发生,也未出现滥砍盗伐林木,非法采矿、开垦、乱捕野生动物等破坏森林资源现象。

65年,三代接力守护一片青山

你为什么选择做这个工作?

“我奶奶是白马山林场的第一代护林员,父亲也在15岁时就来到林场工作,除了父亲,母亲和姑姑也都是白马山林场的护林员,祖辈、父辈们对大山的守护和热爱从小影响着我。后来,我也从事了这个工作,而且一干就是30年。”

“那个年代不比现在,水、电、路都不通,巡林全凭一双腿,遇事全靠一张嘴,最远的竹坝管护站,去一次就要三天时间。最可怕的是,巡护路上遇到野猪等猛兽,只能快速爬到树上躲着。”说起曾经进山巡林的经历,刘春涛至今心有余悸。

生在林场、长在林场、工作还在农场的刘春涛如今也屡添皱纹,虽然人生的大部分时光都在山里,刘春涛却从未有过怨言,因为这片林场,不仅是家乡的山家乡的林,也是其长辈多年守护的地方。

“对于白马山这片林区,我熟悉得不得了,哪里有珍稀树种,哪里有河流小溪,哪里是野生动物常活动的区域,我都记在脑子里。”刘春涛说,30年时间匆匆而过,我经历过很多危险,也见识过很多大自然的神奇,如今的白马山越来越美,我愿意继续守在这里,守护好武隆的这一片绿水青山。

“你看,这几棵树是我参加工作那年种下的,如今它们都已经长成大树了。”抚摸着一棵棵参天大树,刘春涛万分感慨,“树高了,我却老了!”

[打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