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醉”美武隆画卷——我区锚定生态建设不放松环境质量实现新飞跃
您的位置:武隆网 > 武隆新闻 > 正文   |   2022-10-13   阅读量:

青山环绕的天池苗寨。(资料图片)

本网记者 代君君

时已立秋,夏未走远。在武隆,艳阳高照的日子,漫步乌江河畔,蓝天白云,随手一拍就是大片。“漫江碧透的江水,治愈系的天空,日子总是温柔又闪光。”市民陈建梅将从乌江二桥到三桥拍摄的蓝天白云江景图上传朋友圈,引发强烈的共鸣。

近年来,武隆朋友圈常被“蓝朋友”刷屏、被“彩虹”惊艳,交流美图、欣赏美景成了人们生活一大乐趣。这折射出来的是,武隆人民日益强烈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和幸福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武隆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走过了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上极不平凡的十年。这十年,武隆生态文明建设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这十年,武隆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这十年,武隆生态文明成了公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

蓝天保卫战

——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

空气质量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幸福感。

“秸秆不能焚烧哦,不仅会引发火灾,还严重污染空气环境。”2022年8月中旬,在文复苗族土家族乡西山村,村干部拿着大喇叭正在乡间小道上开展秸秆禁烧巡查。“秸秆肯定不得焚烧,夏天会引发火灾,焚烧还污染环境啊。”面对村干部的高音喇叭,村民很是赞同。

以西山村为例,除了在各村组主要路口、村民集中区域张贴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的通告、横幅,逐户发放秸秆禁烧宣传单,全天不间断采取“村村响”和垃圾清运车等播放秸秆禁烧宣传录音,深入田间地头对农户进行广泛宣传。

不仅如此,我区各乡镇(街道)还抽调环保办、林业站等人员成立禁烧巡查组,联合各村的网格监管队伍全天候不定时进行巡查。一旦发现焚烧及时制止,同时将焚烧秸秆农户移交相关职能部门处理。各村还成立了秸秆粉碎工作队,利用秸秆粉碎机对秸秆进行粉碎还田,积极探索秸秆综合利用新模式,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充分发挥秸秆的经济价值,实现变废为宝。

“环境是最稀缺的资源,生态是最宝贵的财富。”近年来,武隆把大气污染防治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民生工程放在突出位置,全面实施大气污染治理,多措并举、综合治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常年保持在340天以上。2022年1至9月,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68天,其中优156天,占比57.1%,优良率达98.1%,同比增加8天。主要污染物PM2.5浓度均值为1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7%。城区空气质量位列全市重点区域第2位,蓝天保卫战可谓一路凯歌。

十年来,我区深入实施“蓝天行动”,全面落实“大气十条”,制定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和空气质量改善规划。严控交通污染,着力开展机动车排气路检2000辆,淘汰更新柴油车104辆。严控工业污染,推进造纸、水泥、垃圾焚烧厂等重点行业全面达标排放。严控扬尘污染,每年建设和巩固扬尘控制示范工地5个、示范道路5条。严控生活污染,治理餐饮业及食堂油烟80家,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25公里,并持续加以巩固。同时,实施空气质量网格化管理项目,共建设8个微型站、3个常规站、1个空气质量数据管理平台及监测中心,并配备2台移动式监测车,进一步提高了我区水环境和空气质量预报预警能力。

如今,市民们不时在朋友圈晒图:空气好了,蓝天白云、繁星闪烁随处可见。这背后印证的正是武隆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坚定决心和不懈努力。

碧水保卫战

——让武隆“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武隆水系发达,河流纵横,水库星罗棋布。乌江是长江的主要支流之一。据统计,全区共有大小河流199条,其中3条为市级河流,8条为区级河流。全区有水库32座,其中大型水库2座、中型水库3座、小I型水库4座、小II型水库23座。可以说,是一座因水而兴的城市。

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河流两岸的工业、居民慢慢给乌江蒙了尘,人们发现,江水不再清澈,散发出刺鼻的气味,鱼儿也有了一股柴油味。为了做好水文章,我区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责任。

治水先治污,治污先治人。2018年年初,区委书记和区长都有了一个新的身份——武隆区总河长。和他们一样,河长制实施后,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河长体系共同承担起了治理武隆大小河湖的重任。全区所有河湖水库都有了“监护人”。为加快推进河长制工作,区级总河长、河长分别带领水务、环保、国土等部门负责人开展巡河调研,查看河岸线环境状况和河道管理现状,并提出治理目标和要求。

区发展改革委、区水务局、区公安局、区财政局等部门作为区河长办成员单位,握指成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共同对河湖负责,构成了环环相扣的河湖管护责任链条。截至目前,全区270多名河长、40多名警长全部上岗到位。

在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中,我区积极加大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力度,提高社会公众对河湖保护工作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同时,创新“河长制+”模式,提出“河长制+健身”“河长制+公益”“河长制+课堂”模式,进一步推动河小清志愿服务活动横向发展。看到河流一天比一天清澈,群众的热情和干劲也来了。

十年来,为保卫碧水,我区围绕“清水量只增不减、污水处理全达标、饮水清洁保安全”的目标,加大日常巡查监管力度,推行河长制网格化管理模式,聘请巡河网格员、社会监督员,建立“发现——上报——核实——交办——整改——反馈——考核”的闭环工作机制,通过全面落实“河长制”真正实现“河长治”的水清河美。

不仅如此,我区在深入实施“碧水行动”中,全面实施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困扰我区多年的大溪河水质问题取得突破性提升。同时,通过狠抓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完成了城区污水处理厂扩建及提标改造、14个乡镇污水处理厂改造、17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标准化等水污染防治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流域联防联控机制,常态化开展水质断面的联合监测和巡查工作,建成投用4个国考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和1个市考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2022年1至9月,乌江、芙蓉江、大溪河水质均达Ⅱ类标准,境内5个国控水质监测断面和2个市控水质监测断面地表水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100%,城市和“万人千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水环境质量位列全市第2位。

如今,持续关注乌江的环保志愿者不禁感叹:水清了,鱼多了,鸟来了,近年来,娃娃鱼等珍稀物种近来相继在乌江支流出现。乌江“母亲河”重新焕发勃勃生机,为武隆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净土保卫战

——让百姓住得安心、吃得放心

土壤安全事关“脚下环境”和“餐桌”安全。

尽管土壤污染不及空气、水一样直观,让人感受深刻。然而,在城市发展中,土壤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污染也曾伴随城市化进程越来越突出。

十几年前,由于非正规堆放生活垃圾,桐梓镇下街组核桃湾一个距最近居民点仅500米左右的山谷里,形成了一个高10米、占地约1800平方米、体积约13000立方米的垃圾堆体。

“由于垃圾堆放点地势低洼,且岩壁溶洞常年有地下水流出浸泡垃圾堆体,对周边居民生活和地下水造成严重影响。”几年下来,垃圾堆的存在成为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隐患。

2017年4月,区城市管理局(原武隆区市政局)下发了《关于开展武隆区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的通知》,核桃湾非正规生活垃圾堆放点成了紧急整治对象。为此,我区成立了以分管副区长任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为该垃圾堆体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处理措施。

通过前期方案的确定,2019年5月,为扎实做好核桃湾陈腐垃圾整治前期工作,区城市管理局、区林业局、桐梓镇政府等先后前往垃圾堆放点,调查核实堆体量、堆放点原貌、建设道路用地、整治方案编制单位的确定等工作。

与此同时,按照区整改办对核桃湾垃圾存量清理转运的整改要求,桐梓镇与区城市管理局联系沟通,定期召开区级相关部门联席会,随时沟通汇报整改工作落实情况。各整改小组成员也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强化整改措施,将具体任务落到实处。2019年10月,经过近半年的前期调研核查等工作,施工单位正式进场施工,建设临时道路、施工平台,购置消毒药品防护服等物资。截至2019年11月底,施工单位共转运陈腐垃圾270车、10300吨。昔日庞大的垃圾堆体在短短两月之间消失殆尽。

据介绍,在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及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中,我区持续强化土壤污染防治,印发实施《武隆区“无废城市”宣传方案》《武隆区“无废城市”细胞建设创建标准》,积极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加强重点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督促项目业主完成5块地块调查工作。完成我区2家重点产废单位和5家一般产废单位评估,持续开展危废三年专项整治。督促辖区三峰垃圾焚烧发电厂落实自行监测、隐患排查、有毒有害物质排放报告制度,持续强化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环境监管。并开展武隆区土壤污染防治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已完成初稿编制。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开展全区疫情防控集中隔离点现场检查12次,指导督促各隔离点规范处置医疗废物和废水,坚决杜绝医废环境污染。

十年来,我区严守环境底线、生态红线,加强“两江四山”保护,开展“无废城市”试点,全面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守护好世界自然遗产地和自然保护地,森林覆盖率达65%,成为首批38个中国森林氧吧之一。

如今,人们真切地感受到,武隆大地的“伤疤”被抚平了,一幅生态宜居、宜业宜游,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正在武隆加速绘就。

如果说武隆在污染治理、节能减排上做的是减法,那么在绿色发展上做的就是加法。

绿色是武隆靓丽的底色,高质量发展必然是绿色发展。作为一座旅游城市,武隆不断强化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奋力跨越污染防治和环境治理的重要关口,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低碳循环的发展新路。

生态兴,则武隆兴;生态美,则武隆美。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武隆必将全力以赴守护绿水青山,为抓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复核验收,奋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武隆筑牢生态屏障,让生态环境更美好,人民生活更幸福。

[打印]

[责任编辑:王圣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