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译翁的家乡情怀 ——专访我国著名翻译家、作家、学者、教授杨武能
您的位置:武隆网 > 导读 > 正文   |   2019-10-21   阅读量:

杨武能先生接受专访。

  本网记者 代君君

  连日来,来自世界各国的华裔文艺家和部分国内文艺家一行近30人,走进武隆壮美河山,于俊秀山川间品味武隆人文底蕴,寻找创作灵感,创作文艺精品。而作为此次活动的主要策划者,著名翻译家、作家、学者、教授的杨武能先生,将脚步留在家乡的同时,也将他的那份对家乡的热爱,对家乡未来发展的希望,深深地烙印在停留过的每一处热土上,和结交的每一位好朋友的心里。

  杨老鹤发童颜,神清气爽,举手投足之间,流露出饱学之士特有的内敛、丰沛之气。在仙女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杨武能先生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记 者:我们知道,自10月11日来自世界各国的华裔文艺家和部分国内文艺家走进武隆以来,他们的足迹已经踏遍了武隆最具特色的自然人文景观景点,活动的开展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那活动在开始前,杨老为此次活动做了哪些准备呢?

  杨武能:武隆的旅游资源丰富,神奇自然山水也吸引了国内外游客慕名前来,但仅有先天的旅游资源对于具有内涵的旅游景点打造却远远不够。都说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武隆也需要文化的衬托,方能彰显出它更具魅力的一面。策划此次采风活动,还得多亏了女儿杨悦。当作为父亲的我表达出想为家乡做点实事的时候,我们父女俩都觉得这样的采风活动更有意义。邀请的这些世界华裔文艺家和国内文艺家,也是经过我们反复斟酌而最终定下的,相信在他们眼里、镜头里、笔触里以及画面里,定能将武隆之美在世界人民面前展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记 者:采风活动的开展,是否达到了杨老预期效果呢?

  杨武能:活动开展过程中,我都在持续关注,不仅关注着来武文艺家在武隆的感知感想,还关注着他们每天闲暇之余为推广武隆而做的努力。目前,南充籍作家庞惊涛所写《令旗山下 长孙无忌的穷途末路》已在《华西都市报》进行了刊发,此次采风活动也在专为海外华侨中国人、出国游人、留学人员、护照移民、派遣务工者等群体所订制的《华人头条》APP上刊发。不仅如此,曾任英国BBC中文网站专栏作者、女诗人、作家西楠(黄南希)也在自己的朋友圈里以“日记”的形式记录在武隆每一天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引起了不少同行文艺家及朋友的关注。同时,采风活动结束后,文艺家们也将陆续在各自行业领域刊发出他们的采风成果,相信这些集聚特色的采风成果将会持续助推武隆旅游高质量发展。

  记 者:此次活动的开展引起广泛关注。今后,杨老是否有更好的想法或者策划,来助推武隆各方面发展呢?

  杨武能:我2014年离开德国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武隆是我的故乡,当我踏在这片故地上,能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根。当然,做好一名义务宣传员,为家乡的发展、为把家乡推广到世界大舞台,更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很多人都知道,重庆图书馆每年都会举办“格林童话之夜”活动。这个自2017年以来所开办的活动,已先后举行了三届,参与市民人数也从最初的几百人扩大到如今的2000余人。活动的成功开展,是对优秀文学作品的最好肯定。不仅如此,重庆还具有一些地方特色的杂技表演,如果能将重庆市杂技团的杂技表演,与格林童话里的故事相结合,创造性的打造一台“魔幻杂技童话剧”,相信定能吸引更多人的眼球,这不仅满足了大人对魔幻题材的着迷,也满足了儿童对童话故事的喜爱。同时,如果能在仙女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打造一个大型的歌舞剧院,在不断满足来武避暑游客的文化需要,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的同时,也能不断提高武隆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打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