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扶贫路上的动人乐章
您的位置:武隆网 > 时政新闻 > 正文   |   2019-10-15   阅读量:

近年来,我区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助力脱贫攻坚

开展爱心帮扶

完善医疗保障

增强产业活力

  本网记者 王露

  “武隆是个山旮旯,红苕洋芋包谷粑”“养儿不用教,武隆走一遭”……这些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武隆贫穷落后的真实写照。据1986年统计,武隆贫困乡为34个,贫困村为358个,建卡贫困户达46900户,贫困发生率高达59%。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决高质量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出了具有武隆特色的脱贫模式路子。

  2017年11月9日,我区顺利通过国家专项评估检查,均达到贫困县退出条件,如期实现了高质量整体脱贫摘帽,全区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效,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201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1.6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40元。全区未脱贫人口减少到979户2910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78%。这一串串数字,谱写了扶贫路上一首首最美的赞歌。

  政策“兜底” 精准帮扶“不留死角”

  “我多次在医院住院治疗,真是多亏党的好政策,不然我都不知咋过下去。”家住长坝镇茶园村生基坪组的村民张吉宪提起脱贫政策,心里满是感激。原来,张吉宪家庭因病、因学致贫,2014年6月张吉宪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夫妻俩通过在外务工挣钱,在2016年底脱贫。

  去年5月,张吉宪被查出患上“完全性葡萄糖”疾病,在武隆福康医院、重庆肿瘤医院5次住院治疗,费用共达42339.51元,经各种政策的报销补偿后,张吉宪仅自付了3137.29元,自付比例仅为7.4%,“现在我的病基本治好了,还有门诊兜底保障,等完全康复我还会出去务工,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张吉宪信心满满地说。既保如期脱贫,更要防止返贫,在健康扶贫大格局下,这样的故事和幸福正在武隆各地不断上演。

  因病致贫、返贫是脱贫攻坚征途上的“拦路虎”,为使贫困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拔“病根”断“穷根”,我区将健康扶贫配套政策形成了以基本医保、大病医疗补充保险、精准脱贫保险等在内的六大保障机制。此外,还通过加大投入广覆盖贫困人口救助,不断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实施“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坚持分类施治和鲁渝健康扶贫协作,全力改善群众就医环境,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用健康扶贫为贫困户点亮新生活的希望之光。

  截至2018年底,我区未脱贫人口减少到978户2915人,其中因病致贫贫困人口减少到602户、1858人,比重为63.74%。

  与此同时,2018年,我区将本区5189名丧失劳动力,缺乏自我发展能力和无法通过其他措施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实行政策性兜底保障,发放低保金2366万元;民政医疗救助贫困户22705人次,发放救助金额412.6万元;对全区2763人特困供养对象发放供养金2575万元;5281名残疾人“两项补贴”全面落实,共补贴226万元。

  在住房安全上,对291户深度贫困的无房户和窝棚户,按照每户5万元的标准予以兜底保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建立了贫困大学新生入学托底资助5000元,武隆籍在校贫困大学生生活费每生每年补助3000元,贫困家庭儿童学前教育免收保教费、生活费等政策,确保不让一户贫困家庭学生因贫困而辍学。

  脱贫,“不留锅底”;保障,“不留死角”,巩固脱贫成效持续发力,我区靠政策兜底,织就精准扶贫“保障网”,兑现了“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的承诺。

  基建“发力” 夯实脱贫攻坚基础

  “现在路修好了,大伙儿不仅出行更方便,农副产品也更好卖,脱贫奔小康我们的信心足着呢!”黄莺乡黄莺村村民陈良仓望着自家门前的新公路难掩激动地说。

  陈良苍家离乡道有3公里。3公里,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陈良苍说,以前路不好,车子也不敢进村,想修新房子,材料也运不进来。这3公里路,让周边的发展落后好几年。现在路修好了,农特产运输方便了,日子也一天天好起来了。

  这只是我区建好“四好农村路”,促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要致富,先修路。近年来,我区投资2亿元,新改建“四好农村路”500公里,年内实现撤并村、村民小组(30户以上集中居住)90%通畅目标,行政村通客率100%。交通三年行动计划中,“四好农村路”项目565个项目1888.701公里,目前完工92个258.72公里,在建150个569.8公里。被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和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命名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截至去年,我区已建成县、乡、村、社道公路4390公里,建成国省道426公里;开通了渝怀铁路、南涪铁路、渝湘高速。2016年9月23日,仙女山旅游支线机场正式开工建设,2020年即将通航;2018年11月23日,渝湘高铁重庆至黔江段正式开工,预计5年后通车,再加上已有的乌江航道,全区初步形成了畅通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此外,我区还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努力实现从“有水喝”到“喝好水”的转变。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我区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775处,累计完成投资2.95亿元,实现了乡镇场镇和重要旅游节点标准化水厂覆盖率100%,全区集中供水率由2014年的50%上升至85%,供水入户率由2014年的62%上升至100%。

  补短板、强弱项、夯基础、谋跨越,武隆正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矫健步伐,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蓬勃动力。

  资源“解锁” 走旅游脱贫发展路

  走进赵家乡,山虎关水库、白院子、原始森林……绝美如画的美景让人心醉,每年来此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当地的村民也因此走上旅游致富路。

  2010年以来,赵家乡党委政府紧紧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始终围绕建设高山生态乡村旅游之乡的发展目标,突出“高山”“水乡”“鲜花”“养生”等特色要素,落实“一轴两翼三片区四季规划”的空间布局,不断探索“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截至2018年初,赵家乡已发展农家乐140家,拥有床位4000张,年接待游客35万人次,旅游年产值达5600万元,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旅游乡”。

  山水筑梦,点绿成金。2018年,白马山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接待游客68万人次,旅游收入7600余万元,解决富余劳动力500余人就业,30户148人通过办农家乐脱贫,在乡特色农业旅游企业中务工脱贫的62户253人,为游客提供产品脱贫的125户438人。

  近年来,我区坚持把旅游作为全区的主导产业和富民产业,按照“一心一带四区一网”空间布局,强力实施“山水结合、文旅融合、全域旅游、全民兴旅、国际品牌”五大战略,深耕仙女山、错位发展白马山,以点带面发展乡村旅游,加快建设“国际知名旅游胜地”,探索走出了一条贫困山区旅游扶贫的新路子。

  2014年至2018年五年累计接待游客达1.25亿人次,年均增长13.4%;累计实现综合收入434亿元,年均增长15.47%,以旅游业为主导的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0%。仙女山、白马山旅游片区是旅游富民的典型,实现了“旅游做到哪里,老百姓就富裕到哪里”。

  产业“开花” 迈出坚实扶贫步伐

  “现在政策真是好,我们种菜都还有补助,生活是越来越有盼头了哦!”凤山街道杨家村芦池堡组村民严晓东从曾经的建卡贫困户,到如今发展种植蔬菜30亩的种植大户,严晓东心里充满了展望更美好生活的底气。

  在扶贫干部的帮扶引导下,通过发展高山蔬菜种植,盘活了自家曾经撂荒的土地。2015年,严晓东种植了5亩白菜、甘蓝,获得1500元产业项目资金补助,蔬菜丰收后,他收入了1.5万元,顺利摘掉贫困帽。

  去年,严晓东种植蔬菜30亩,享受贫困户产业项目资金补助3750元,总收入7万元,年人均纯收入14054元。在武隆,像严晓东一样通过产业扶贫摆脱贫困的并不是个例。

  产业挑大梁,脱贫有希望。为拓宽致富渠道,巩固脱贫成效,我区大力发展农业与扶贫产业示范基地,培育打造27个乡镇(街道)的特色产业示范基地,集中连片打造农业产业和扶贫产业示范基地,已发展高山蔬菜40万亩、特色林果30万亩、生态茶叶10万亩、草食牲畜200万头(只),基本形成了以示范带为支撑骨架的优势产业集群。

  山水的自然禀赋,孕育了丰富优质的农产品,乘着互联网的东风,武隆交出一张优异的成绩单:2018年,武隆积极争创全国农村电商综合示范区,建成仙女山O2O体验馆、电商产业孵化园、电商运营中心、物流分拨中心和186个村级电商服务网点;成功打造“寻味武隆”电商品牌,向国家工商总局申报第35类、29类、31类商标注册。整合上线品牌105个,单品4137个,实现电商交易总额25.44亿元,其中农产品交易额3.1亿元;培育了羊角豆干、仙女红茶、芙蓉江野鱼、土坎苕粉等20余个特色品牌。

  以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脱贫攻坚为目标,我区深度挖掘区域特色资源潜力,把做大做强农业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并积极将农村电商与产业相结合,使产业成为促进当地群众脱贫增收致富奔小康的强劲引擎。

[打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