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祖国的阳光雨露里茁壮成长
您的位置:武隆网 > 文化 > 正文   |   2019-09-25   阅读量:

  ◇阿牛牛

  我,一个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走过人生五十六个春夏与秋冬,伴随着祖国意气风发、日新月异和繁荣昌盛的步伐,在祖国母亲的阳光雨露沐浴下茁壮成长。

  我的老家在乌江北岸,武陵山和大娄山褶皱地带的大山里,一块偌大的平坝背靠崇山峻岭的黄岩山,赐予我祖辈,繁衍生息;站在陡峭的黄岩山巅,放眼远眺,往右是雄壮的白马山,往左是柔情的仙女山,“武小仙”和“隆小马”动人的爱情故事,在武隆神奇梦幻的山水之间流传。

  我小学生活的头两年是在大队小学度过的。学校在一个祠堂里,这是一个青山环抱的,一个百多年的老祠堂,房屋是木质的,竖立结构,典型的渝东南民居;屋顶高大,显得十分气派,窗户是雕花木格子;约一尺多高的门槛,小孩子得手脚并用,才能爬到屋里去;屋里放着几条长凳子,靠墙壁摆放着长方形的用生漆刷得锃亮的,由几块厚实的柏木拼接而成的黑板,房屋里四周有一些破洞,秋冬时节“呼呼呼”冷风不时地涌了进去;看上去整栋房屋有点陈旧、破烂,但很有年代感,有些简陋、古朴、雅致。那是我们族宗的老祠堂,过去宗亲集中开会,商量事情。解放后,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立“四新”——新思想、新文化、新风俗、新习惯。老祠堂就充公,属于集体财产,改作大队小学的教学用房。

  小学读到第三个年头,已经是念三年级第五册,我们被安排到距离老家有四十来里山路的公社小学,插入相应的班级。念到五年级小学毕业,直接升入这所小学的戴帽初中班。在初中,除学习语文、数学,还学农机——三机一泵:柴油机、电动机、拖拉机和水泵;实施开门办学,到田间地头,大战红五月,参与抢收抢种——割麦子、插秧,物理、化学没有课本,学得极少,外语这门课程,压根没听说过。这样,两年的初中生活不知不觉的就过去了。

  恢复高考的那年,秋高气爽的九月,我离开农村老家,踏进了古镇高中学校的大门。那时,正是科学的春天来了,叶帅发表著名的诗篇:“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在这“攻关”精神激励下,我等这批莘莘学子满腔热血,发扬头悬梁、锥刺股的精神,励精图治,刻苦钻研,用优异的成绩,接受祖国的检阅和挑选。

  两年的高中生活转眼即逝,离中考、高考的时间越来越近了,为确保跳跃“农门”,班主任杨老师建议我们放弃高考,选择参加中等学校的招生考试,未来当一名小学教师。当年,我们高七九级两个班——一个理科班、一个文科班,应届毕业学生一百多人,只有我和另外两位同学考上中等专业学校,真是凤毛麟角呀!

  1981年七月中师毕业,我去高山偏远的双河乡小学教书,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成为了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感到无尚荣光。虽然那儿交通不便,信息也十分闭塞,但我热爱人民教师这个职业。我干这一行爱一行,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做到教书又育人,感受其中带来无限的乐趣。不久,深得领导的信任,调到低山乡——我的老家的小学担任教导主任。

  年轻人有梦想,有追求,向往远方。

  1998年,推行校长聘任制,全县乡镇小学实行校长招聘,在领导和一些同事的鼓动下,我积极参与其中,凭借自己的实力,脱颖而出,成为一个交通便利、山清水秀的半山乡小学的校长,也是区域最年轻的校长。

  这之前,我当过教导主任,喜欢教学研究,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有自己的方式方法,有自己的诀窍,也时常把自己的教法、感悟和心得形成文字,偶尔在省地县教育杂志上发表。

  我较强的教研能力崭露头角,得到当时县教研室领导的赏识,我就顺利地调进了教研室,从事小学数学教研。

  新的岗位,必须有新的起色。我来到教研室,许多方面得重新开始;白天做好本职工作,晚上一头扎进资料室,扎进书堆里,读教育理论,读教学杂志,读心理学知识。这样的持之以恒,勤耕苦读,我丰富了专业知识,提升了理论水平,干起工作来如鱼得水。

  不久,我报名参加成人高考,获得了理想的成绩,被四川教育学院教育管理专业录取,成为一名“大学生”。尽管是函授,边工作边读书,但每年有两次一个月面授时间,能较为系统的学习学校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知识,自身的理论素质,教研能力不断攀升。

  我拿到专科文凭,教学研究如虎添翼,不断总结经验,注重理论,结合实践,参与课题研究,形成有独特见解的教学教研、心理学和学校管理学的观点,并诉诸于文字。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三十多篇文稿散见于《学校管理》、《教学研究》和《四川教育》等省市级教育刊物。并参与一些书籍的编写,有教师用书,有学生用书,有考试题目。当然,并不是像现在这样的拉关系,或为评职晋级拿钱刊登文章,那是正儿八经投稿,靠文稿的实力说话,有比较丰厚的劳酬。

  三毛说过: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我爱读书,又爱写一些文字,后来调到教委机关办公室负责文秘工作;尽管事务多,材料多,公文多。但我忙里偷闲,读《公文写作》,读《应用写作》,读《新闻写作》,读《秘书之友》;还抽出时间,下乡采访,撰写新闻,向省市区党报、教育报刊投稿,先后在《中国教育报》、《教育导报》、《重庆日报》等刊发稿件数十篇。

  有时,我还与同行分享文秘写作知识,积极参与一些培训活动,或者交流公文写作,加强与同行的沟通交流,促进自己业务能力的提高。

  2001年,我再次参加成人高考,顺利地进入了重庆工商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学,两年后获得蓝色的本科毕业证书,圆了我期待已久的大学本科梦想,自己的综合素养也得到极大的提高。

  次年,恰逢机构改革,我通过竞争上岗,到教育督导室负责。投入到区域教育发展改革的洪流中去,开展对学校办学水平的督促、指导和评估;从而推动中小学办学水平的提升。

  后来,我又组织和参与了全县“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工程,引领区域教育的改革发展,推动教育的全面进步。并代表重庆市顺利通过国家的“两基”验收检查,武隆县被评为全国“两基”先进地区。我也被评为“两基”先进个人,受到县委的表彰奖励。

  我,虽然是一个极其普通而又平凡的人,但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为社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

  在祖国七十华诞之时,我衷心地祝福祖国生日快乐,永远繁荣昌盛!

[打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