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美乡村奏新曲
——看庙垭乡双桥村勾勒美丽乡村新图景
您的位置:武隆网 > 武隆新闻 > 正文   |   2018-11-07   阅读量:

干净整洁的农家小屋

  本网记者 付琳眉

  双桥村位于庙垭乡西部,全村共有423户1394人。自2015年全区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双桥村按照“六个一批”的方式强力推进产业发展,实现了所有贫困户全覆盖,以生猪、山羊、能繁母猪、中药材、入股集体经济分红等形式建立了长效增收机制,其中种植核桃28户179亩,占比44.4%;入股村集体经济种植中药材白花前胡31户,占比49%;养殖了能繁母猪并投产20户,占比32%;劳务输出转移就业29户,占比46%……脱贫增收长效机制实现了全覆盖。

  走进双桥村,各色鲜花装饰公路,七彩涂鸦扮靓农房……脱贫后的双桥村越发动人美丽。一切源于该村提出了共建“美丽乡村、和谐双桥”的发展思路。

涂鸦扮靓农房

  1 党建引领先锋示范

  10月29日,正值农闲时节,双桥村流动讲习所来到瓦泥堡农业社的农家小院。

  一项项政策方针,一条条知识法规,走进了村民的家中。“我们村一共有7个农业社,每个月,流动讲习所都会走进不同的农业社。利用流动讲习所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一系列扶贫政策,讲解农技知识、法律法规等,以此提高村民的思想意识。”双桥村驻村第一书记徐波解释道。

  乡村富不富,重点在支部。脱贫攻坚以来,双桥村以夯实基层党建为突破口,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徐波说,经过反复调研,该村编制了《双桥村整村脱贫规划》和《贫困户精准脱贫规划》,提出了树立四种观念(大局观、集体观、主人观、感恩观)。

村规民约

  村支两委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载体,采取党员主题活动日和“三会一课”等形式组织了村组干部和党员学习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精神,增强村组干部的服务意识。同时,研究制定了《村组干部考核办法》《村规民约》《村民年度考核办法》等各项规章制度。

  阵地建设也是双桥村抓党建必不可少的一环。不仅在村便民服务中心配设了图书室、会议室、卫生室、电商平台、村级养老院、篮球场、健身器材等,还新修了全乡第一个多功能阶梯会议室。今年,该村还整合资金新建活动室600平方米,完善阵地建设相关功能。

  “村上对党员进行了划片,还制定了考核办法,实行年底积分制,大家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党员兼义务监督员任崇金说,如今党员们走村入户搞宣传、带头做清洁卫生等越发积极,且毫无怨言。“双桥,越来越像样了。”

  去年,双桥村党总支被评为全乡优秀基层党组织,综合目标考核获得了全乡第一名的好成绩。

  “按目前来看,今年有望实现‘全区公序良俗示范村、集体经济先进村,全市民主法制示范村’的目标。”徐波憧憬道。

路旁鲜花争奇斗艳

  2 村容村貌规范有序

  一踏入双桥村,干净的村道路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双桥村支委委员任孝淑告诉记者,村上成立了以第一书记任组长、村支两委干部、农业社社长、分支部书记、党小组长为成员的公序良俗考核小组,形成了村民考核常态化。并投入资金2.8万元聘请了8名环卫保洁员,对全村的公路、人行便道实行常态化保洁,还新建了11间垃圾房,将垃圾回收到垃圾房,由乡上统一清运。

  道路两边的农房外墙上涂鸦着生动有趣的壁画,仔细一看,画的主题皆是“孝、贤、洁、序”。

  同时,每家每户的墙上都贴有《双桥村村规民约》。

  “自‘公序良俗’创先争优评比活动开展以来,全村形成了月月村民素质提升、季度庭院整洁评比的良好氛围,年度‘和谐家庭、好媳妇、好婆婆、致富带头人、爱岗敬业好人’评比表彰长效机制,建立了以‘十要十不准十取消’为考核指标的村民年度考核长效机制。”徐波介绍。

双桥村风景独好

  什么是十要十不准十取消?徐波解释,每户村民设定25分的基础分,每分按4元折算,将“十要”作为加分项,“十不准”作为扣分项,以全年村民的表现按照“十要”和“十不准”进行考核,村上成立了30人的考核工作队,每月带着袖章,定期集中检查、突击、考核环境卫生等。日常,两人一组开展考核工作。年底村委会根据考核结果出据的积分凭证到指定的超市兑换日常生活用品。

  “十要”包括参加会议学习、集体活动、义务劳动等,“十不准”包括不准虐待老人、损坏公物、违规载人等。

  “我要把卫生做好才行,扣了分多不划算呀。”村民任建中说,他坚持搞好环境卫生,还得过“最清洁户”的荣誉。

  自此,村容村貌有了较大的改变,村民素质有了较大的提升,全村形成了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同时,双桥村还成功申报了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市级最美家庭1户、区级守法农户1户、区级整洁庭院48户。

种植白花前胡

  3 主导产业覆盖全村

  过去,双桥村一直是市级贫困村。村里没有像样的产业,年轻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留守在村的老弱妇童仅靠种植传统农作物维持生计。

  如何让乡亲们脱贫增收?

  2017年初,脱贫攻坚战号角吹响后,双桥村在乡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盘活土地,成立了重庆市霖浪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与涪陵太极集团签订订单合同种植中药材白花前胡。其中村民委员会股东入股占80%,自然人(8户)股东入股占10%,贫困户(31户)保底入股分红占10%。

  村支两委经过多次在已种植农户、产业发展基地和太极集团总公司三个层次的调研,结合双桥村实际,确定在已有的核桃产业基础上发展林下经济的思路,与涪陵太极集团订单种植白花前胡,区人力社保局作为该村脱贫攻坚对接部门,投入资金30万元用于购买种苗。

  由于此前村上并未种过白花前胡,一时间反对的声音不少。

  为了向村民解释清楚,村上多次组织召开村支两委会和社员工作会,统一思想,农民将土地流转给村集体经济产业,村集体免费代管核桃产业,经主管部门验收后,每年农户将有240元/亩退耕还林专项经费收入,核桃投产后收入归种植户,林下经济收入归公司。不仅如此,村民还享有优先到基地务工的权利。

蟹丰收让农户笑开颜

  另外,有意向的村社干部带头人每人入股5000元,按经营收入实行分红。31户没有经营能力的贫困户将1500元入股村集体经济组织,贫困户入股率达42.9%,并按15—20%进行保底分红,建立了长效增收机制。

  “有了产业,就不怕脱不了贫了,距离致富奔小康的目标也更近了一步。”贫困户任崇德笑着说道。

  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以来,解决了在家剩余劳动力就近务工的问题。据统计,到基地务工人数达200余人次,累计1200余个工作日,劳务工资达10万元以上,最多1户达1万余元。

  据了解,除了公司模式,还有100户农户(其中20户贫困户)也开始自种白花前胡。

  “目前村上正在组织采收,预计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万元以上,明年计划全村种植规模达1000亩。”徐波说。

[打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