沏好这壶“茶”
——专访桐梓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马俊
您的位置:武隆网 > 武隆旅游 > 正文   |   2018-08-13   阅读量:

  本网记者 代君君

  桐梓镇种茶历史悠久,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香树村产的自带兰花香味的绿茶就在巴拿马茶博会上夺得国际金奖。近年其“蜀桐”牌武隆高山茶在笫十二届“中茶杯”茶博会上荣获“一等奖”。2018年,桐梓镇党委、镇政府已把茶产业作为全镇头号产业来抓,并提出打造“千里乌江绿茶之都”的奋斗目标,以期实现“以茶兴农”“以茶富农”和“以茶强镇”的目标。近日,记者就桐梓镇如何发现茶的价值、打造茶品牌、规划茶产业发展、茶产业如何带动村民打赢脱贫攻坚战等问题专访了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马俊。

  记者:桐梓镇如何看待茶产业发展前景?如何看待茶的价值?

  马俊:我们认为,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持下,茶产业的发展前景是光明的。本次乡村旅游季就是为了推介“高山茶文化”而举办的我们以“高山茶”本身的历史背景和生态优势为基础,以乡村旅游为文化输出突破口,深入挖掘并打造“茶道文化”示范点,真正实现茶的文化价值;二是切实推进产业振兴,推进三变改革,促进茶产业扶贫,发挥经济价值。目前桐梓镇茶叶种植面积约1.3万亩,桐梓镇人口1.3万人,人均一亩茶。近年来我镇积极探索以茶致富的道路,积极打造股权化改革示范点,努力实现茶的社会价值;三是牢牢把握生态底线,守护青山绿水,强化茶生态发展,凸显环保价值。在茶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桐梓镇绝不丢掉本身独特自然优势,既要发展,更要保护的,与全区、全镇发展战略相适应,兼顾自身实际,努力将茶产业发展成零农药、零污染的健康绿色产业。

  记者:桐梓镇将如何打造茶品牌?

  马俊:茶品牌的打造无法一蹴而就,需要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努力,桐梓镇正在号召社会力量一起来打造乌江茶都,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一是努力提高茶叶品质,积极打造品牌基础;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茶亦是如此,想要打造一个有影响力的品牌,就必须首先保证茶产品的品质;二是深入挖掘茶史茶事,积极积淀文化底蕴;武隆区种茶历史悠久,据区志记载,始于“榷茶始于唐”。民间有“卖茶叶置口粮,卖桐籽缝衣裳”的谣谚。足见桐梓的茶产业还有很多历史文化和本土文化值得挖掘。三是精心组织推介活动,积极打造乌江茶都。2016年,桐梓镇组织了金银花文化旅游季;时隔两年,我们举办了“云海茶缘”乡村旅游季,活动一年比一年盛大。这样做就是推介桐梓的茶文化,让人们重新认识桐梓高山茶,也希望通过活动推介能引导更多农民、商人投入到茶产业中,为茶产业不断注入新活力。

  记者:桐梓镇将如何规划茶产业发展?

  马俊:桐梓镇目前已经进入茶产业发展高速期。我镇在去年成立了茶产业规划编制委员会,立足本镇实际,深入调研,从现状条件分析入手,充分了解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和产业发展概况,编制了《高山生态茶叶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规划》。通过规划建设,努力实现“一中心、两组团、三示范”的产业融合发展目标。一是凝心聚力抓重点,强化支撑建中心。整合资源,集中打造桐梓高山生态茶文化中心,努力扩大高山生态茶叶品牌的影响力,打出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三重组合拳;二是区域联动齐推进,内育外引共发力。紧紧围绕镇级发展战略,与后坪乡深度组团发展,突出生态旅游发展,实现整体协调发展;三是因地制宜兴产业,优化布局育基地。深入挖掘自然资源优势,结合桐梓镇的高山优势,大力推动建设三个示范基地,促进桐梓镇产业布局达到最优状态。

  记者:茶产业将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战役成果,帮助村民扶上马后再送一程?

  马俊:坚持共同参与,发挥社会效益。一是积极探索“三变”改革,壮大集体经济,以“村集体经济+公司+农户”的思路变革发展方式;二是推行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试点工作,2017年,我镇争取农业项目补助已全部按照股权化改革试点的要求实施,受益农户达36户、其中贫困户5户,脱贫成效显著。三是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形成了“地方发展、企业增效、群众增收”的共赢局面。茶产业已经覆盖了250余户群众,带动了40余户贫困户脱贫增收,并解决了本地80余个闲散劳动力就近就业。

[打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