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于职守 迎难而上
——记“重庆五一劳动奖状”获奖者区地质环境监测站
您的位置:武隆网 > 社会民生 > 正文   |   2018-05-10   阅读量:

监测站工作人员参加应急演练。

  本网记者 代君君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行走在武隆大地上,从一座山到另一座山,从一道川到另一道川,倾听大地的心跳,测量河流的脉搏,描画群山的脊梁,远离城区、远离人群,披星戴月。

  但,他们并不喜欢这些“高大上”的词,说进入大山搞测量描绘就是工作,把工作做好是他们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他们就是我区地质环境监测站的地质专家。

  恪尽职守 破解地灾防治难题

  区地质环境监测站,是一个长期在野外一线工作的基层队伍。近年来,他们坚持把创先争优的着力点聚焦到创新地质灾害监测技术和提升地质灾害科学研究能力等方面,一些地质灾害监测新技术、新方法在我区首先得以应用,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化管理工作更是走在了全市前列。

  “我区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灾害频发,是重庆市地质灾害频繁的区县之一。”向记者介绍情况的是区地质环境监测站的站长陈江涛,他告诉记者,在武隆潜在的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有365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不容小觑。

  该站监测中心通过对365处地灾隐患点的野外现场调查、实测及分析,查明了重点隐患处的工程地质环境,并在全市率先构建完善了地质灾害防治群测群防员、片区负责人、驻守地质队员、区地质环境监测站“四重”群测群防网格化管理体系,在不断完善应急处置、应急值守、信息报送等12项防灾规章制度的同时,形成了环环相扣的防治体系。

  “恪尽职守,脚踏实地。”在这支只有9人的队伍中,他们压实防灾任务,坚持以宣传培训为主导、避险演练为实战。通过邀请市级专家对法律法规、地质灾害防治专业知识等给予讲解,切实提升基层群众的应急避险能力。

  自2010年以来,全区共发生地质灾害(灾)险350余起,紧急撤离避让群众1100余户4000余人,因处置及时得力,未造成一例人员伤亡和一例地质灾害责任事故。

  危难之时

  他们义无反顾赴险区

  2016年6月2日凌晨,天降暴雨,山洪倾斜,每个人都心系羊角危岩滑坡地带。

  暴雨来得突然、急骤,区地质环境监测站连夜组织地质专家前往险区,对居民聚集区、村庄、交通干线和重要工程设施分布区的崩塌、滑坡、地裂缝、泥石流潜在危害进行调查;对次生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划分危险区,提出进一步监测、避让、搬迁措施建议。

  “我们想到了这是场硬仗,但没想到,这场硬仗会那么惊心动魄。”陈江涛透露,其实当天除了羊角外,全区大部分乡镇或多或少都出现了险情,而对于只有9个人的监测站来说,马不停蹄分批次深入险区则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当天的种种,陈江涛依旧记忆犹新。那天,陈江涛和同事各负责一个调查小组,正在羊角镇大巷危岩、庆峰危岩、庆口危岩等地测量裂缝,山上忽然响起轰鸣般的炮声,接着飞石滚滚而下,沙尘烟雾腾空而起,随之而来的泥石流从他们身边倾流而下。“又发生坍塌了。”区危治办的同事拉着他就跑……

  羊角危岩滑坡从2011年就开始进行整体搬迁论证,到2017年搬迁群众选房入住,都离不开这批日夜奋战在前线的地质环境监测站的专家。

  典型示范 做好防灾技术引领

  2012年,作为全市地质灾害信息化建设试点单位,地质环境监测站率先在全市开展地质灾害信息化建设。

  2015年,为了尽快建成标准化、信息化、自动化的地质灾害指挥中心,地质环境监测站立即抽出3人,放弃节假日与技术支撑单位、移动公司、地研院一道开展整理数据、录入资料、购进设备、下乡培训等工作,通过7个多月的努力,我区地灾指挥中心率先建成。

  2015年12月渝东南应急指挥中心片区会在我区召开,会上市局领导和区领导对我区率先建成地质灾害应急指挥中心给予了高度肯定……

  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全体队员创新开展,离不开一个又一个野外工作带来的充分思考。

  “通过区地质环境监测站的组织实施,我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地质灾害动态监测研究,已经取得了多项成果。”陈江涛告诉记者,该站于2016年全市率先申报市国土房管局《基于北斗卫星系统的危岩动态监测系统研究》科研项目,该项目的论证结题,也全面提升了武隆地质环境监测站工作的科研创新水平。

  谈及对于北斗卫星系统的危岩动态监测系统研究,陈江涛说这是每一个区地质环境监测站队员共同的话题。

  “北斗卫星系统信号覆盖我国领土及周边地区,同时具备定位与通信功能,安全、可靠、稳定、保密性强,适合关键部门应用,但是,目前注册用户数量增长缓慢,资源闲置比较严重。”队员储海燕告诉记者,通过在野外的基层工作,以及结合北斗卫星的强大功能,研究成果将为我区地质灾害监测部门提供实时监测和信息管理平台,并通过论证报告为北斗卫星系统的推广应用积累经验,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谈起这些成绩时,区地质环境监测站的干部职工无不称赞,这是个干事创业、爱站如家的团队,无论是站长陈江涛,还是职工刘胜、陈鲲、向艳萍,干起活来不分白天黑夜。在羊角危岩滑坡搬迁期间、在武隆11.23地震期间,无论大雨滂沱还是道路泥泞,哪里灾情最重,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哪里最危险,他们就会出现在哪里,面对随时可能发生的余震、山体滑坡和摇摇欲坠的危岩巨石,他们始终穿行在灾区,把希望留给群众,把危险留给自己,彰显地质工作者忠于职守、迎难而上的可贵品质与本色。

[打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