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今又清明
您的位置:武隆网 > 文化 > 正文   |   2018-04-04   阅读量:

  杨友仁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在我的印象里,这首唐代杜牧的《清明》诗是每个学童都能背诵的。儿时对清明节的了解,正是从此诗中才知道有扫墓、踏青和吃“清明粑”的习俗,这些习俗也成了我无可磨灭的记忆。

  清明节为故去的亲人扫墓,是一项很重要的民间活动。据史料记载,清明扫墓早从一千多年前的晋朝就开始了。到唐代时已成为全民的活动了。诗人白居易在他的《寒食野望吟》中就作了生动的记述:“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离别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另一位诗人高菊卿也用诗句绘声绘色地描述清明郊野扫墓的凄凉情景:“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小时候,每到清明节那天,父母都要带着我们携上事先准备好的香烛、纸钱、鞭炮、糖食、果品、美酒和用皮纸、彩布剪成的“素青”,到村外祖先的坟墓上插上“素青”,在墓地拜台供上食品、美酒。点香燃烛,鸣放鞭炮,然后一家人便在鞭炮轰鸣与纸钱焚烧中,开始跪在草地上叩头作揖或祭拜,或默默地祈愿,祈求先人们保佑自己无灾无病,身体健康,福禄双进,万事如意。祭毕又坐下来一边品食带来的糖食、果品和美酒,一边对着阴雨飘飞灰蒙蒙的天空,轻轻地呼唤在天国里的先人英灵,共享这些人间的美味。每次离开之前,还要精心地折下几枝嫩绿树枝,小心地插进坟头泥土,再摆放一束野花,以表达深切的怀念之情。

  “经过柳陌与桃蹊,寻逐春光著处迷。鸟度时时冲絮起,花繁衮衮压枝低。”“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踏青,也是从远古传下来的习俗。

  我在清明节时外出春游,要从上世纪末期开始说,在这之前那是从来都不敢奢望的。从少年到中年,家境贫寒,政事生乱,虽然我供职在学校,但家庭人口多,工资收入少,家属又是半边户,勤扒苦作一年,粗粮细粮加起来也就几百斤,稀饭菜饭能填饱一家人的肚子就差不多了,哪有心情去赏春游玩哟。改革开放后,政策越来越来好,生活待遇也越提越高,老婆孩子成了城市居民,我才有了闲情逸致带着一家人享受起清明节踏春游玩的乐趣,而且一年比一年玩得舒心惬意。

  俗话说,好吃不过“清明粑”。加工制作、美美品尝“清明粑”的确有其无穷的乐趣。春天到来后,原野上万物复苏,许许多多的嫩枝树芽吐露枝头、各种野菜出土蓬蓬勃勃地生长。此时,老伴总会遵崇古俗,去城外的白笋溪、芋荷湾采摘一些生长在田埂地头、沟渠溪畔的野茼蒿菜、白艾和软荞草等野菜,带回家里做成鲜美可口的“清明粑”。她不嫌苦也不觉累,认真地抖掉软荞草、野桐篙菜中的泥沙草屑,再用清水一遍又一遍的反复淘洗,然后用锋利的菜刀将其细细切碎,装进一个瓷盆里用力揉搓,和上糯米面或荞麦面倒入木甑内用烈火蒸熟,然后将其摊放在簸盖或筛子里,团成一个个野菜粑,便成了绿中泛白、浓香四溢的“清明粑”。每次品尝它时,先在铁锅里加少许清油,在把它摊开烙好,大自然奉献的美味便成了春日的珍馐。

  岁岁清明,今又清明。

  清明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但愿每个炎黄子孙世世代代承续下去,让这一悠久的习俗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大放异彩,光照千秋。

[打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