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乡腊月的多彩年俗
您的位置:武隆网 > 文化 > 正文   |   2018-02-11   阅读量:

  ◆ 杨友仁

  早在古代,我国的先民就开始在农历的十二月腊祭先祖百神,所以十二月被称为“腊月”。每年进入腊月后,人们就为过“年”而忙碌起来。无论城镇,还是乡村,家家户户忙着置办年货、张贴春联、挂上灯笼,农家还借“立春”那天办“迎春酒”,城乡的街巷村子又活跃着拜年“送财神”的队伍,一幅幅热热闹闹多姿多彩的年俗风情画卷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山乡时兴送财神

  在武隆场镇山乡,进入腊月后都会出现由二个或三个民间能说能唱会表演的人群,组成的一拨一拨“送财神”的队伍,它们或是披上描有“狮身”的麻布服饰,或是打扮成古代“财神”的模样,端着一尊“财神菩萨”的木雕像,拿着一些“福”字和“喜”贴,不请自到地敲着铜锣打着皮鼓,或走街串巷或进村入户,热热闹闹地向主人“送喜”“送福”“送财”“送吉祥”,以讨得主人的喜欢,乘兴打发些“利市钱”“喜乐钱”。

  送“财神”的人士,个个身怀技艺,他们不但敲的锣打的鼓充满浓浓的喜庆之气,一个个还口齿伶俐,能即兴唱出各样各样、内容丰富的歌儿来,一时间会把一个场镇一个村庄搅动得热闹非凡,喜气洋洋,给山乡的腊月营造出幸福祥和的喜庆氛围。

  他们进入村庄院落,首先会拱手朝主人提前拜新年,接着高声唱起“今天走进贵门庭,敲锣打鼓送‘财神’,恭喜明年财运好,事事吉祥都如意。”然后又接着唱:“一进财门二进厅,三进财门瓦屋新。屋内有座财白星,站起就像官一品,坐起就像佛爷僧。过了腊月是新春,荣华富贵福寿增。”的祝福歌。

  接着,他们又会沿着家屋门口、院坝走一圈, 一边敲着锣鼓,一边继续对着主人恭恭敬敬地唱起:“您家宅院好风水,财神菩萨镇门庭,一年四季有好运,天天日日迎财神,上山砍柴捡财宝,下地种田挖金银,要是出门做生意,年年都会抱财归。”“祝贺主人有财运,吉星高照贵门庭,天天开门能见喜,来客个个是财神,他们送的是黄金,你们收的是白银,金子银子堆成山,一生一世都富贵。”

  送“财神”的人士在一番鼓乐祝福中,大多数主人会欣然领受,认为能在新年前夕有人主动上门送“福”送“喜”,讨得的是欢乐、吉利和如意,都会感到称心满意,于是拿出一些钱财相报,慷慨的多拿一点,一般的也要觉得过得去。

  在一些三世同堂、四世同堂以及兄弟妯娌较多的家庭,送“财神”的人为讨主人高兴,又会见机行事地敲起欢快锣鼓,声情并茂地唱些祝愿歌来:“您们家庭有福气,父子同心把家继,兄弟联手金不换,妯娌齐心家不散,家庭和睦万事兴,富甲一方在乡里。”一时间,在主人一家满意的笑声中讨得丰厚的赏钱。

  送“财神”结束之时,他们最后还要齐声高颂“春回大地百花开,主人的财喜滚滚来,今年更比去年好,万事如意乐开怀”等告别颂词,然后才离开主人家。

  家家户户办年货

  进入腊月之后,除夕夜就一天赶着一天来了。随着孩子们“胡萝卜,蜜蜜甜,看到看到要过年,过年真好耍,又吃汤包又吃嘎(肉)”欢快的儿歌声,家家户户就开始张罗着办年货过新年的事来。

  各个家庭的女主人是为办年货最为操心的人儿,整日里既费心又劳神地计划谋算,并列出大概的时间表,哪天杀了年猪办个酒席,请哪些三亲六戚和四邻好友来打个堆闹热一天;哪天开始发醪糟,先要买回发醪糟的曲药,工具也得提前准备好,蒸糯米的木甑子多时未用张了口子,需要放到水池里浸泡几天才行;哪天开始打扫家庭卫生,扫扬尘、除垃圾、擦门窗,过个清清洁洁的节日;哪天开始泡糯米推汤丸,汤丸浆子不能用机器打,那样会少了许多米浆的原有清香,一定得用自家的石磨来磨,这样需要先把石磨清洗干净,并准备好装米浆的布袋子;哪天开始准备除夕之夜的菜肴,荤菜素菜一齐考虑,一般的荤菜起码要有七八样,除了杀鸡宰鸭,什么烧白、粉蒸肉、红烧肉、洗砂肉、油炸酥肉、香酥排骨、猪蹄粉汤是少不了的,素菜之类尽量选用家庭菜园中的,泡黄豆推豆花临时加工都来得及。那些比较讲究的家庭主妇们,还不会忘记旧俗,要备办一些过年的甜品糕点,尽管当今城乡的超市小店里有许许多多的方便吃食,但她们认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都能买得到,仍旧认为由自已亲手操办的才算称心如意,比如蒸些米糕打上点樱花红图案,推些糯米面用老式木压模盒子做些印花酥食,炒些米籽做一些米糖麻饼之类的食品,那才算是最有民间过年的味道。

  在女人们一天挖空心思绞尽脑汁的时候,男人们也没有闲着。作为一家之主,他们也在花心思筹划过年的事,首先是盘点一年来的经济收入,外出打工挣了多少,家庭种菜、喂猪、卖水果赚了多少,银行的存款家里的现金都先得有个准数,然后才进行安排过年的整个费用,做到量入为出。该孝敬父母和岳丈岳母多少拜年钱,为一年辛勤操劳的老婆购买两套时髦一点的新衣新裤新鞋子花多少钱,给儿子女儿或至亲的晚辈们发多少个红包,购买过年要挂的灯笼饰件、张贴的春联年画、燃放的烟花爆竹、上坟祭吊的香烛纸钱、守岁通夜吃的瓜子花生糖果又要开支多少,都要一一地计算清楚。

  临近除夕的前几天,每家每户赶个年集更是一项重要的例行之事。头一天晚上,丈夫和妻子都要认真商量一下,列出赶场要办的事项,过除夕办家宴差的菜品需要去买,灯笼红对烟花鞭炮香烛纸钱瓜子花生糖果香烟自不必说,其数量可根据市场价格增加或减少。

  第二天一大早,各村各寨的丈夫妻子就会早早出门,自己有车的不管小车、农用车、摩托车、自行车都利用起来,没车的人家便到村口路旁去乘乡村客车,离城镇不远的干脆步行前往。到了城镇,大家就在拥拥挤挤置办年货的人流中各奔东西南北,看商品,瞧式样,挑挑选选,然后与商家砍价钱,最后才算成交。

  在交易的过程中,丈夫为妻子选衣服选皮鞋花的时间最多,往往要走许多个商场,在琳琅满目各种各样的衣架、鞋柜巷道间来回穿梭寻视,挑了又挑,选了又选,比了又比,试了又试,最终才确定下来两口子都满意的物品。

  下午时分,在乌江两岸山野田间的公路上、山道上,赶完年集后归家的人们浩浩荡荡,在欢声笑语中满载而归,色彩斑谰地演绎出一幅古朴厚重、情韵十足的山乡农家期待过个愉快幸福年的风情画卷。

  张贴春联挂灯笼

  过春节,张贴春联悬挂灯笼是人们习俗,从古一直绵延流传至今。春联用大红纸来写,长长短短根据内容而定,自已能写的自已动手,不能动笔的要么请人代写要么上街去买。灯笼用大红的纱布来做,大大小小、各式各样,自已做不了的人家,只能花钱购买。把它们张贴在门框上,悬挂在屋檐下,显得特别的喜庆和吉祥。

  春联的内容,主要是表现人们辞旧迎新的喜悦心情和继往开来的奋发精神,也是人们追求幸福安康生活的美好愿望。随着历史的发展,不同时代的春联有着不同的内容风貌。比如解放初期,人们多是感谢共产党、解放军及毛主席的内容,如“翻身莫忘本,饮水当思源”“听毛主席的话,跟着共产党走”等。在改革开放时期就是一些歌颂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的内容,如“中华民族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扬眉吐气,神州大地改革开放奋发图强齐心协力”等。

  在党的十九召开之后,城乡干群更是交口赞颂的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带领全国人民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近日在仙女山景区沿途的一些农家院舍早就贴好了一幅幅鲜红的对联:红梅报喜全家福,绿柳摇金举国春;玉龙腾空凯歌高奏辞旧岁,金犬欢鸣满怀信心迎新春;十九大精神情暖人心,党的好政策惠及百姓;民生给力千家暖,政策惠民万户欢;同心同德建设美丽中国,群策群力奔向小康目标。在被誉为“乌江北岸绿色肺叶”的火炉镇万峰林海中的万峰村、岩峰村,人们张贴的春联的内容则是:小康梦圆家家乐,大地同春处处歌;春风得意花千树,政策惠民利万家;江山聚秀立新宇,日月光辉映锦堂;新屋造就千般喜,满室和睦万事兴;春风暖万家送来新居换新,十九大精神盈门华屋增辉。在风雪茫茫玉峰琼壑的白马山上,农户们的大红春联给北风呼啸、银妆素裹的雪乡增添了浓浓的暖意和耀眼的风采:党的十九大开启新时代,紧跟党中央走上新征程;人望幸福树望春,小康梦想在心中;精准扶贫送走贫穷落后,自力更生迎来万紫千红;春风送暖驱寒意,幸福不忘报党恩;党清国盛泽及千代,政通人和福临万民。它们宣示着昔日白马山地贫困落后的穷乡僻壤,在党和政府富民政策的惠及下,经过精准扶贫和旅游开发,大山丛中的群众收入年年增加,过上了脱贫致富的生活,他们不忘党的恩情,借着过年张贴春联来表达自已质朴的真实情感。

  立春办酒迎新春

  一年中,农历有二十四个节气,在多数年岁里,“立春”日在腊月。

  “立春”寓示着新一年春天的开始和美好生活的到来。俗话说,“一年之际在于春”。冬去春来,是人们最高兴的赏心乐事。这时候,尽管还没有桃红柳绿、萱草艳丽,但大自然劲吹的东风己经微微变暖,拂脸而不寒。山巅的残雪虽未完全消溶,一枝枝樱树和春梅已经在山坳中绽放花蕾疏影横斜。连绵的岗岭上大片枯草还未返青,但草丛里已有嫩芽不甘寂寞,轻轻推开尘封一冬的泥土渐次泛青。

  于是一些农村家庭不忘祖上传下来的传统,承袭“立春”日前后办“春酒”的习俗,借杀年猪之机,请客吃酒,显示主人的豪爽好客,并借此款待左邻右舍和三亲六戚,增进相互之间的情谊,共同迎接又一个春天的到来。

  如果某家要办“春酒”,热心帮忙的乡邻总会在当天上午早早到来,男人们马上开始挖“地灶”,烧好烫猪的开水,或在院坝里安放好杀猪时需要的板凳以及接猪血的盆子,作好帮助杀猪匠拉猪出圈按猪尾巴的一切准备,女人们则嘻嘻哈哈走进厨房,按照主人列出的菜单,帮着做饭做菜。

  杀猪匠到来后,男人们便听从他的指挥,帮着把猪从猪圈里拉出来,再死死地按在杀猪板凳上。猪被杀死后,又七手八脚帮着开蹄口、打通杆,吹胀猪身,抬至“土灶”边舀起开水烫猪身,用铁刨刨去猪毛,然后用水将猪身冲冼干净,抬起来挂在高处,让杀猪匠开膛破肚,清理内脏,一刀一块地分割好猪肉。整个帮忙的过程,大家笑语喧天,评价今天这个猪的肥瘦,估计其重量,很快送进主人屋内等候处理。

  挨房接屋的乡邻、远在镇上和县城的朋友熟人到来后。大家会“你哥子”“我兄弟”招呼着围挤坐在火炉边,喝茶的喝茶,剥着瓜子或花生,有的与主人家亲热地寒暄,有的相互天南海北地唠起家常,有的摆起龙门阵。不少“牌”瘾、“麻”瘾十足的人,就邀约一起坐到主人备好的牌桌上,闹闹嚷嚷地斗地主、打麻将,玩长牌,高高兴兴地等着酒席开张。

  随着宴席总管一声“开席啦——”的长长吆喝,摆放在院中四处的“迎春”酒席就开始了。亲戚朋友们纷纷离开火炉、牌桌依次围坐上桌去。按照乡间的古老习俗,上年纪的长辈老者和尊敬的亲朋友,一般会被安排在堂屋或客厅里落坐,其余乡亲可随便自由地入席。

  主人家等客人们坐齐之后,一般都先要讲几句客气的“开场白”,表明自已的热情和好客之意。能言会道的多说一阵,不会讲的则话少言短,主要是感谢老天爷送来的好年辰好运气,再谢一年来四邻和亲朋好友的关心帮助,一定请大家在今天尽兴地吃好喝好。

  所有赴宴的人瞬间都会进入忘我的境地。席间,主人会向杀猪匠师傅、席桌上的长辈老者和亲戚朋友一一敬酒,表达自已的热情和好客。客人们吃着热气腾腾、香气扑鼻、新鲜养眼的回锅肉、鲜肉丝、鲜猪肝、鲜酢肉、排骨汤、血旺豆腐,亲亲热热地谈乡俗、论事道、议来岁、讲亲情,共同寄望明年春天早点到来,期盼着来年继续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和人寿年丰的美好愿景。

[打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