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好大闸蟹 当好“代言人”
——访区政协委员樊霞
您的位置:武隆网 > 时政新闻 > 正文   |   2018-01-12   阅读量:

樊霞在放蟹苗。 (资料图片)

  本网记者 陈然

  2014年,樊霞与人合伙成立了水淼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将大闸蟹引到了武隆六角水库。短短四年的时间,通过潜心研究和用心营销,樊霞在养殖大闸蟹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除了“养蟹能手”,樊霞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区政协委员。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就是基层农民的代言人,肩上有一份责任和担当。”樊霞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当选区政协委员后,她时刻铭记政协委员的责任和义务,认真履职尽责,为我区大闸蟹的养殖发展建言献策,带领群众走上致富之路。

  养蟹技术的“传授者”

  “大闸蟹养殖的中后期病虫预防是关键中的关键,如何利用好药品,是保证大闸蟹品质一项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一幕发生在庙垭乡凤游村的村会议室里,樊霞在台上讲得眉飞色舞,而台下来自各个乡镇的蟹农听得津津有味。

  这样的养蟹技术培训,樊霞每周都要组织一到两次。“大闸蟹养殖对技术的要求很高,蟹苗投放、饵料喂养、病害防治等等都是学问,而这些对于刚刚入行的蟹农而言,专业人士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樊霞说,随着全区大闸蟹养殖人数的增长和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的规范性和专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她花了很大力气在技术培训上,希望能帮助蟹农尽快走上正轨。

  除了组织培训,樊霞还会抽时间实地走访蟹农,查看养殖情况。

  一次,她来到沧沟乡大田村的一个蟹塘,发现塘水呈绿丝状。经验丰富的樊霞立即意识到,塘里的水草可能正在腐烂。而水草腐烂不仅会破坏水质,还会加速氧气消耗,导致水里氧气变少,对大闸蟹的健康生长影响较大。明确了问题所在,樊霞马上叫来蟹农指导他如何处理此类问题。

  几年来,樊霞一直牢记自己作为区政协委员的使命,带动更多的村民养殖大闸蟹。在樊霞的不断努力下,全区大闸蟹养殖面积已达近1300亩,年产出大闸蟹达100吨,产值超1千万元,大闸蟹养殖辐射农户70余户。

  群众致富的“参谋长”

  “以前是农村的农产品卖不出去,而城里人想买正宗的土产品又买不到。电商就像是在农村和城市搭起了一座桥梁!”近年来,电商的蓬勃发展给农村带来了新的商机。但是,樊霞却发现,由于技术不足及思想滞后,靠村民们自己的能力,很难将电商运用起来。

  凤来和庙垭两个乡镇的红苕产量特别大,但很多农户苦于没有销路,又不会利用电商销售,很多红苕只能烂在地里,损失很大。

  看到这一点,樊霞思考着要做点什么。

  去年,樊霞在以市场价从当地村民的手中收购了一万多斤红苕,再将所有红苕加工成红苕粉。“当我把加工好的红苕粉放到电商平台上销售时,下单的人络绎不绝,简直是供不应求。”这一次尝试,让樊霞喜出望外。

  接下来,樊霞还有进一步的打算。

  她建议政府能利用现有的资源和平台,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让每个村都拥有一个或几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

  基层群众的“代言人”

  就在去年,一户蟹农为了节约成本,在市场上购买了劣等蟹苗,等到大闸蟹成熟时,收成只有1成左右。采用天然活体饵料和谷物喂养是保障大闸蟹品质的关键。但少数蟹农为了节约养殖成本,私下采用饲料喂养,导致养殖出的大闸蟹个头小、口感差。

  樊霞在为这些蟹农感到痛心的同时,也意识到规范武隆大闸蟹养殖条件、保证武隆大闸蟹口感与品质、维护武隆大闸蟹统一的品牌形象变得越来越重要。

  “群众信任我,才选我当政协委员。只有努力成为他们的代言人,才能不辜负这份信任。”肩负着一名政协委员的责任,樊霞频繁走访蟹农,广泛了解他们当前面临的诸多问题,并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今年,樊霞将在走访中发现的问题,写进了《关于促进武隆大闸蟹发展的建议》的提案中,并将其提交给了区政协。

  我区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水产养殖业发展如火如荼,她建议,区委区政府能在区级层面上规范我区包括大闸蟹在内的水产养殖,合力将水产的品质提升,让村民们少走弯路,同时也让大闸蟹养殖在我区能扎根深植,形成武隆大闸蟹的品牌效应,成为长久带动老百姓增收致富的捷径。而她也将继续履行好政协委员的职责,不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当好基层农民的“代言人”。

[打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