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莺蔬菜“有质无价”尴局何时破?
您的位置:武隆网 > 经济综合 > 正文   |   2017-11-01   阅读量:

基地工人管理蔬菜。 (徐 强/摄)

  本网记者 王蓁

  进入10月,海拔1000米左右的黄莺乡复兴村高山蔬菜基地,大雾笼罩,阴雨绵绵。

  24日,看着装满大白菜和萝卜的两大卡车一颠一簸逐渐消失在泥泞的道路上,富业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老板冯青长叹一口气,“今年的工作即将告一段落,盈亏已成定局。”

  到底是盈还是亏?面对记者的提问,冯青爽快地回答,“今年毛收入60万,仅保本,没赚钱。”

  辛苦一年,冯青只能无奈地接受这样的尴尬和窘境。

  “产量比去年少一半”

  冯青是邻村隆兴村人,6年前背水一战当上菜农,在复兴村山崇堂组流转了1300亩地,开荒办起了蔬菜基地,种植有10余种蔬菜。

  “面积大,但却减产一半。”冯青道出的缘由有三:一是天气不好雨水太多,蔬菜长势不好,个头不大;二是连续几年种植同一品种蔬菜,导致土质下降;三是蔬菜病菌传染,蔬菜坏死现象严重。

  冯青说,同样的面积,去年收获了2000吨蔬菜,今年却只有1000吨,“单产下降一半。”

  “发展农业最怕的就是气候和疾病。”冯青坦言,靠天吃饭的农业是初级农业,自己也想依靠科技提高产量,如施行避雨设施等,但因为成本高、地势缺陷等,打消了这一念头。想休耕轮作“养土”,又觉得土地是流转的,没产生价值可惜了;想打药整治蔬菜疾病,又怕影响蔬菜的品质,放弃了。

  “这一带的蔬菜都是在这样的矛盾中顺应自然长起来。”

  冯青的话属实。隔壁新树村村民秦梦书也是蔬菜种植大户,提到今年的收成,他摇摇头道,“能保本就不错了。”

产业路亟待改善。(徐 强/摄)

  “有市无价菜烂贱”

  除了减产,今年的市场价格更让黄莺蔬菜种植户感到雪上加霜。

  “去年到基地收购的均价是0.6元/斤,最高峰时收1.2元/斤。但今年最低价0.1元/斤,最高价也不过0.5元/斤。”冯青说,相对双河高山蔬菜基地,黄莺的蔬菜品质已经得到市场的认可,但就是有质量有市场却没有价格,通常要比双河蔬菜便宜0.2元/斤。

  缘何?

  “除价格随市场波动这一客观因素外,进山的蔬菜路路况太差和散户种植增加总量两个因素也很关键。”

  冯青说,从武道路(武隆至贵州道真)到蔬菜基地有20公里,山路崎岖,路况太差,大型物流货运车辆无法通行,上门收购的菜贩大多以“既费马达又费电”为由,压低价格。

  “每斤少0.2元,一吨就少200元,十吨就少2000元,这个数是有算头的。”冯青很清楚,车辆的油费和磨损费用并没有这么高,但因为运输困难,也只能默认。

  在走访中了解到,复兴村蔬菜基地的种植户从去年的11户增加到今年34户,加入菜农行列的少则1、2亩,多则20、30亩。

  “今年,全乡蔬菜种植面积近2万亩,比去年多了2800多亩,增长率17%;今年总产量1.8万多斤,比去年增长了8.6%。”黄莺乡宣传委员刘遵彬说,总量增大,供需关系变化,价格肯定会有变化。

  “期待抱团再突围”

  如何才能让“黄莺牌”蔬菜价格“升级”?冯青在琢磨,黄莺乡政府在思考,区农委也在深思。

  “还是要抱团发展,走品牌提升之路才行。”区农委相关负责人说,要想把产业做大做强,散而小的传统发展方式必须“升级换代”。

  “这个问题,现实和理论有差距啊。”提到这个问题,冯青道出了自己的看法。冯青认为,很多农户散而小,转变为菜农有“赌”的嫌疑,农户不需要流转土地,不需要外请人工,只需投入自己的劳力和种子肥料等农资费用,成本小,如果市场行情好,就能赚钱;如果市场行情不好,也亏得起。而在蔬菜上市季节,为卖出就降价,打乱市场行情。

  对于这个观点,复兴村九重坪组村民汪加伦没有否认。他家的土地就在蔬菜基地旁,学习到种菜相关技术后,也在自家办起菜园,种植了近30亩蔬菜。由于缺乏销售渠道,蔬菜上市季节只能自产自销,用自家的农用车拉到路边、或城区去卖,“菜价一天一个样,最低的时候亏本甩卖。”

  “我们有销售渠道,曾许诺帮助周边菜农销售,但他们不信任,要自己销售,结果打乱了市场秩序。”让冯青无奈的还有,由于修路体量太大,想动员村民一起出钱出力维修,既方便村民出行,也利于蔬菜销售,但遗憾的是没有村民投“赞成票”。

  “观念不升级,基础设施不升级,产业就不能实现抱团发展,品牌的升级之路还漫长哦。”冯青表示,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已经提上议事日程的复兴高山蔬菜路能早日动工硬化,周边菜农们能加强学习,尤其是刚刚结束的十九大释放出来的利好信号,“只有思想紧跟新时代,才能在行动上早日奔小康。”

[打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