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乡土”保护传承原生态乡土文化
您的位置:武隆网 > 理论 > 正文   |   2017-10-13   阅读量:

  ◆许萍

  一段远离城市喧嚣的假日生活逐渐受到都市人青睐。2017年前重庆市旅游发展资金70%用于旅游扶贫,利用全市18个扶贫集团对口帮扶的政策优势和山东省对口帮扶的东西协作扶贫机制,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开发。贫困村因其客观条件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文旅融合稍显欠缺,而乡土文化又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生命之魂,巩固旅游扶贫成果,促使贫困村落乡村旅游发展的提档升级,寻根“乡土”,保护与传承原生态乡土文化,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一、乡村旅游发展中乡土文化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规划价值融合单一化,缺主题蓝图

  乡村旅游开发规划初期,大多数乡镇对乡村旅游本质核心认识不足,初期规划更注重乡村旅游产业带来的直观经济价值,规划蓝图往往忽视文旅融合。总体规划价值融合单一,旅游项目重短期目标缺可持续发展思路。

  (二)景区打造模式趋同化,缺“乡土味”

  乡土文化承载着物质与非物质的元素,是人类与乡村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所有事物和现象的总和。近年来,游客所想要的不仅停留在浅层的“观宿行”,更多人愿意去寻找记忆中的乡土味,因此乡土文化乃乡村旅游发展独具魅力的点睛之处。但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可见不少乡村旅游点对乡土文化保护意识欠缺,乡土文化“变异”,失去原生态。例如特色的石墙民居、吊脚楼等房屋渐被销毁,取而代之的是千城一貌的红砖绿瓦水泥砖房,景区打造忽略乡村地域人文景观特征,原乡本土色彩淡化。

  (三)基础设施配套粗放化,缺有效引导

  渝东南地区地处武陵山脉,整体区域特色显著。其极具特色的地形地貌开发价值巨大,但因其基础设施修建难度大,制约其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设施管理粗放化,规划建设管理存在漏洞,缺乏有效引导。

  (四)前期开发资金薄弱化,缺产业合力

  通过政策扶持、资源整合、产业发展及政府引导支持,我市农村贫困人口持续减少,贫困村落数量逐年下降,村级产业发展已取得一定基础。但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始终离不开强有力的财力保障,只靠渠道扶持不靠自身动力,乡村旅游发展难以持久。而缺乏强有力产业支撑的薄弱经济基础将直接影响旅游开发止于表层,而忽略对文化融合更高层次的发展思路。

  二、乡土文化建设构建路径

  (一)多维度评估规划,绘制发展蓝图

  拥有独具特色资源优势的贫困村落在开发初期可结合区域规划发展目的性、前瞻性、综合性、战略性、地域性等五大特点,多维度评估后规划。从战略层面上,符合国家大政方针;从微观上,要对地域性文化进行梳理,形成鲜明主题,绘制“有生机有活力有特色”的发展蓝图。

  (二)多角度深掘乡土文化,“寻味”地域特色

  “寻味”地域特色的乡土文化可从多角度深掘,去粗取精并在原生态的基础上加入先进的创意因子。贫困村其闭塞的状态更好地保护、传承了原生态乡土文化资源,这也是其发展优势,例如可以因地制宜举办“插秧节”“竹笋采摘节”等节气农事体验等活动。

  (三)全方位定位“旅游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精细化

  整合区域资源优势,合理纵横布局,优化结构,完善道路交通、水利电力、网络通讯等资源,构建科学合理的“旅游网络”。提高公路通达度深度,保障景区与城区、乡镇有效快速连接,保证乡村各景区的可进入性,排除公路沿线安全隐患,改善乡村道路建设优化旅游路线,是“走出去,引进来”的至关纽带。完善乡村卫生医疗、生活休闲等多方面配套措施,完善村居旅游功能综合化。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细节,在基础设施投建中注重区域特色文化元素融入,切入乡土文化旅游主题logo,打造精品质乡土文化旅游区域。

  (四)集合力发展村域产业,强化资金保障力度

  以农业产业建设为载体,集多方合力发展村域特色产业。以产业自身动力为主导促升当地经济发展,以产业带动反哺乡村旅游,增加旅游开发资金保障“厚度”。一方面,可发展模式多样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另外一发面,可从“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入手研发乡土文化系列产品。

  (五)多渠道宣传,拓展客源市场

  以区域特色乡土文化元素为主题,利用现代媒体网络等多渠道宣传提升知名度,创新营销机制,铸造乡村旅游品牌区域竞争力,利用宣传效应和带动效应,在巩固原有市场的基础上拓展新的客源市场。

  (作者单位:中共武隆区委党校)

[打印]

[责任编辑: ]